阿爾卡特朗訊(阿朗)似乎又在醞釀大動作。繼節約成本及裁員后,上周外媒援引多位消息人士的話稱,阿朗本周將舉行董事會會議,討論重組計劃細節。在互聯網大潮沖刷傳統電信業的當前,阿朗又遇到了什么樣的新局面呢?
記者從阿朗前不久公布的今年第一財季業績報告中看到,受北美及西歐電信市場萎縮影響,阿朗本財季營收為35.5億歐元(約合43.07億美元),同比下滑7.1%,凈虧損達2.54億歐元(約合3.08億美元),而阿朗去年同期則有4300萬歐元的凈利潤。
與此同時,阿朗CEO本·韋華恩(Ben Verwaayen)宣布將再次削減12.5億歐元(約合15.7億美元)成本,退出不盈利的市場和合同,并裁員5000人。阿朗并稱,因經濟形勢惡劣,今年將無法實現全年的業績目標。
由于歐洲經濟深受歐債危機影響,并且全球3G大規模投入已成過去式,4G時代又尚未完全到來時,再加上受到競爭對手的襲擊,阿朗遭遇大幅虧損其實也在人們意料之中。
興業證券(601377,股吧)通信行業分析師李明杰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阿朗在國內并未真正合并,其實是有兩套人馬,分別是上海貝爾和青島朗訊。上海貝爾50%的股權屬于當地國資委,整合起來十分繁瑣,估計會在長時間內維持現況,但未整合又牽涉內部執行易遇阻礙等實際問題。
四川通信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程德杰博士此前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認為,僅僅依靠通信設備銷售,顯然不足以支持阿朗的業務發展戰略。"我們對比愛立信的轉型可以看出,在通信設備制造企業未來的增長戰略,將不只是寄托在設備銷售上,而需要拓展通信服務如代維、運營外包等相關的業務領域"。
事實上,包括阿朗(已開始向服務提供商轉型)在內,全球幾大電信設備商都在嘗試著不同方式的轉型。國內的華為、中興通訊(000063,股吧)早已開始了終端業務的嘗試,竭力向手機廠商方向發展;愛立信將業務重心向移動寬帶、專業管理服務、支撐解決方案三個業務方向延伸;諾基亞西門子(諾西)向移動寬帶和管理服務市場挺進。然而與阿朗類似的壓力,也在其它電信設備商處出現。
這與互聯網的大舉侵入有直接聯系。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早已開始了對傳統電信業的蠶食,這讓電信運營商普遍患了收入減少、用戶流失、增量不增收和盈利下降的痼疾。有研究報告顯示,全球94%的運營商正在經歷收入流失,一半運營商收入流失已"非常明顯"。而阿朗等電信設備商,也正由于受到了運營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致使遭遇了所謂的"天花板效應"。業內認為,這才是此次電信設備商盈利集體下滑的根本原因。
華景企業管理咨詢執行董事佟景國對IT商業新聞網分析說,阿朗、諾西等通信企業之所以今年紛紛裁員,與互聯網的急速發展直接相關。當前全球IT產業在向融合趨勢邁進,通信與互聯網的界限在逐漸模糊,因此今年來的跨國企業裁員,也可看作是互聯網的一次自救行為,互聯網以沖擊通信業的方式,逼迫這些通信公司作出應對之策,這是大勢所趨,也是這些跨國公司在向互聯網化轉型時所必須經歷的陣痛。
在互聯網大潮沖刷傳統電信業的當前,阿朗又遇到了什么樣的新局面呢?
隨著互聯網取得巨大成功,基于強終端,弱中心的互聯網模式也對基于弱終端,強中心的傳統電信網模式帶來了挑戰。隨著電信業務多樣化,高速化發展,傳統的基于集中式的電信網控制和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高度復雜的電信業務要求。相反,通過增強終端智能,弱化中心路由設備的功能,將網絡功能進一步分散到全網各個終端的互聯網模式,更能適應復雜電信業務的要求。很多例子均已證明,傳統電信設備制造商必須完成從傳統電信網模式到互聯網模式的轉換,才能適應當前電信業務發展的要求。
阿朗已經開始為向互聯網相關業務傾斜做準備。其看中了市場規模目前已達到40億美元的核心路由器(構建高速互聯網的重要設備)業務。據記者所知,該業務目前由阿朗互聯網事業部負責運營,該部門已成為阿朗近年來盈利狀況最好的部門。今年5月,阿朗已推出了互聯網核心路由器7950 XRS產品系列。
不過,阿朗想在這一領域立足并不容易。其需要應對來自思科、Juniper和華為的威脅。來自Infonetics Research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思科、Juniper和華為三家公司共占據核心路由器市場收入的96%。

